5bet体育在线投注
聚焦汗马火灾扑救 森林大火引发深度思考
信息来源: 中国森林防火微信平台 2018-06-22 
      央视网消息(6月19日焦点访谈):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北部的呼伦贝尔根河市境内,东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接呼伦贝尔大草原,保护区内有很多珍稀动植物。

      6月1日19时,汗马保护区内发生了雷击森林火灾。由于持续干旱少雨、高温低湿,火势迅速蔓延。加上保护区内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扑救难度很大。让人想起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5万多人受灾,211人丧生。这场大火该如何救呢?

      这场火灾与1987年震惊中外的“5.6”大火同属大兴安岭林区,当时大火连续燃烧28天,过火面积101万公顷,国家森林资源损失惨重。这场火灾与那场火灾的位置仅相距200多公里,同一腹地,同一季节,蔓延速度也一样快,火情紧急,不容怠慢。火灾发生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高级别应急响应,并派出赴火场工作组,指挥扑火救灾工作。

      6月1日23时50分,内蒙古大兴安岭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也在第一时间,调集阿龙山、金河靠前驻防林业扑火队员和森警利用蟒式运兵车、全道路运兵车连夜陆路向火场开进,扑火人员携带灭火、通信、指挥等各类装备器材,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赶赴起火现场参与扑救。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跟亚马逊热带雨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大肺叶”,这里森林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都居国有林区之首,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是国家重点森林碳汇基地。

      大兴安岭汗马雷击火联合指挥部总指挥李树铭介绍,汗马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六十年代开始建设的一个保护区。这里没有得到开发,所以没有林场、没有村屯,没有人居住,也没有路,所以布兵非常困难。

      无路也要趟出路。眼看火势从开始燃烧的南线,朝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快速蔓延,如果不及时扑救,一旦失控,会引燃林区更大面积的植被树木,破坏生态屏障,影响生态系统,触及生态安全。

      李树铭说,大兴安岭的寒温带的生态物种在这里表现非常完整。这个保护区,对我们国家的林业、对生态建设、对科学研究,都非常有意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道绿色长城,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松嫩平原、东北大粮仓,乃至我国华北的生态安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大的火灾,则难以恢复、不可复制。据统计,1962年至201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共发生森林火灾3075起,其中重特大森林火灾359起。 

      近期,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持续干旱少雨、高温低湿,多地最高气温达35℃以上,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加之干雷暴频发,雷击火进入集中爆发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6月1日晚上的这起火灾就是雷击火。

      雷击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引发的自然灾害。目前,雷击火的监测、提前预警和防范还是世界性的难题。雷击火初期不起火苗,只是冒烟,很难被发现。待气温升高、大风起时,才冲出林冠,形成烟柱,此时小火已发展成大火。由于雷击火灾多发生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的山头上,山高林密、站杆倒木多、腐殖层厚,常伴有油性大、易燃烧的偃松林,极易形成地下火,多数只能依靠飞机运送兵力和给养,救援难度极大。

      6月2日凌晨4:30,起飞条件具备后,指挥部立即派出直升机侦察,根据火情投入救援人员。虽说直升机投送快捷迅速,但是这一方式会随时受到天气和航路的影响。

      由于火势还在不断蔓延,6月2日18时,指挥部继续派人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增援火灾现场。实际上,即使天气条件允许,直升机也只能把人员投送到火场,却到不了火线跟前。
 
      下飞机的地方是机降点,一般会选择在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救援人员需要从各个机降点徒步到救火的现场,徒步穿过沼泽地。路非常难走,加之救援人员每个人平均身上负重会在25公斤以上,10公里左右的路程他们需要走四五个小时以上,两公里的路程也要走一个半小时以上,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扑火人员邢怀波和他们的队伍就是徒步了两个多小时,于6月3日凌晨3时接近火线的。他告诉记者,一路上左右横状发散式生长的偃松类植物,紧紧盘织交错在一起,成为他们前行和扑救的障碍。

      森林火灾的扑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它需要根据地形、气温、风力、植被等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战术战法,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扑打。甚至有的时候白天不能扑,只能靠晚上。如果出现高温大风,火势会瞬间加大,非常危险,人是不能直接扑打的。

      大兴安岭汗马雷击火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曹龙告诉记者,这个火场地形比较复杂,局部地方坡比较陡,很多时候都扑打上不去,都要用人推人的方式投入到火线上去。

      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都会影响扑救的速度,而为了提高效率就需要不断增加人员来扑火。

      经过扑火队员的连续奋战,火场重点地段和重要方向的南线、西北线,分别实现封锁控制。

      为控制火情,缓解周边区域干旱少雨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从6月4日开始对大兴安岭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经过6月5日一夜奋战,6月6日上午10时,汗马自然保护区火场全线合围,外线明火全部扑灭,整个火场全面控制,扑火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指挥部成员在空中进行了勘查复核。

      总指挥告诉记者,之所以宣布扑火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不是全面胜利,是因为火场还没有实现无火、无烟、无气的三无状态。而用救灾一线官兵的话说,火灾是“三分打、七分清”。

      兴安盟森警支队王学发说:“火场清理难度非常大,因为地被物比较厚,草根、树根比较多。我们先开设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开设过程中由于风大,火多,我们采用壕沟,进行地毯式的开设壕沟。现在这个距离大约有三米,我们让可燃物和火烧地隔开。”

      6月7日,林业扑火人员清理现场时发现,远处有一根倒木形成烟点燃烧了起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扑火队员李树林告诉记者:“这里面可燃的地方就像这个风倒木还有斜的站杆,倒在地上的站杆,根部,外面瞅着火灭了,里面还有一些火星,表面温度低的时候不冒烟,温度一高一刮风又刮起来了,火又燃烧了。”

      6月9日上午10时18分,汗马火场实现无烟、无火、无气、无垃圾的“四无”目标,扑火作战全面告捷。

      李树铭表示:“过去这30多年,应该说森林防火,扑火救灾能力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为扑火能力建设水平和重视水平,法制化水平等等各个方面,和1987年相比,应该说不可同日而语。另外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也有了充分体现。我们空中的飞机、雨水灭火的能力,还有机械化水平,有了重大提升。”

      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而雷电则是引发森林火灾最主要的自然原因之一,大兴安岭地区是全国雷击火发生最多最集中的区域,每年都有雷击火引起的林火。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用于森林火灾的技术和装备也多了许多,但森林火灾的扑救依然难度很大,从兵力投送,到火场扑打,到勘查清理,常常历时多日,反反复复,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才最终灭火。怎样加强对雷击火这一世界难题的研究,用好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监控系统,严防森林火灾,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监督举报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主办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承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457-2731200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532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2327000040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